初次约会 人在黑暗中更易接近?

来源: 全球医院网, 时间: 2011-04-05, 关注 432 ℃


事情并非这么简单。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在正常情况下,不太熟悉的人彼此根据对方的反应和外界条件来决定自己的言语和行为,特别是对还不十分了解但又愿意继续交往的人,既有一种戒备感,又会尽量把自己好的方面展示出来,把弱点和缺点隐藏。

而在光线比较暗的场所,约会双方彼此看不太清对方的表情,就很容易减少戒备提高安全感,彼此产生亲近的可能性会远远高于光线比较亮的场所。这种现象也称做“黑暗效应”。

有个这样的案例:有一位男子钟情于一位女子,但每次约会,他总觉得双方谈话不投机。有一天晚上,他约那位女子到一家光线比较暗的酒吧,结果这次谈话融洽投机。从此以后,这位男子将约会的地点都选择在光线比较暗的酒吧。几次约会之后,他俩终于决定结下百年之好。

“黑暗效应”也解释了为什么在灯光昏暗的酒吧、舞厅,陌生人之间比在普通场合更容易相互认识,甚至更容易产生恋情,因为太明亮的光线会令人不放松,从而提高警惕性和戒备心。

我们平时与人争辩时,总是不知不沉地采取正面相对的姿势。面对面的坐向,容易造成紧张、对立的关系。如果彼此横向而坐或斜线而坐,让彼此的视线斜向交错,减弱视线的对立性,那么就可以避免尖锐的对立状态,反之,就可能造成对立关系。这就是坐向效应。

坐向效应是指由方向所产生的心理效应。美国有一个评论型电视节目制作人,请教一位心理学家,怎样才能把节目办得更叫座。据他介绍,节目中找来的评论者,都是一时之选。可惜的是,总是缺乏论辩高潮,每次都在气势不足中收场。由于是众目睽睽之下的电视节目,制作人希望办得更出色一点。心理学家听后,给他建议:“改变座位的配置方式”。也就是说改变一下每个论辩者的坐向,由以往的横排而坐,改成两人相对而坐。 自从接受这个建议后,每次的节目都能掀起热烈的论点。不多久,这个节目就成了众人争看的节目。

心理学家分析,产生坐向效应,是因为相对而坐,会产生一种自然的压迫感,不自由感。这是由正面直视的视觉“感受”而造成的。即使不是有意凝视对方,由于彼此正面相对,视线强烈,具有一种直剌对方心理的攻击性。

(编辑:杨帆)

更多推荐:

[情感]女人会对男人做的十个举动

[情感]剩女:把事业强势变为爱情

[情感]“女强人”面临家庭危机

[轻松]男性常用的“放电”信号

[情感]学会“知足常乐”提高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