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自“心”始

来源: 心晴网, 时间: 2011-05-04, 关注 440 ℃


说到健康,恐怕我们脑子里首先想到的是身体没有疾病。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健康的含义已经不仅仅局限在身体疾病的层次上。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新定义是、心理健康并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令人不安的是,心理问题正在现代人群中蔓延。最近一项调查发现,约有10%~15%的在校中小学生存在焦虑、抑郁、情绪不稳定、学习困难、说谎、网络迷恋、心理脆弱等;一些大学生在择业期间表现出过度担忧,有时甚至产生问题行为;一些教师则因升学压力、威信压力、社会压力等问题而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上班族中因为“定位危机”、“晋升危机”、“方向危机”、“饭碗危机”等引发的心理问题同样不在少数;独居老人因寂寞、孤独导致的心理不健康也为数不少。

美国一位内科医生写了一本名为《病由心生》的畅销书,他根据几十年行医经验总结出一个规律,即80%的疾病是由心理因素造成的。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要健康长寿,需要修身养性,始终保持一颗健康的心。其实我们的老祖宗很早就知道心理健康的重要了,《庄子》里就有“下士养身,中士养气,上士养心”。所谓“心定则气和,气和则血顺,血顺则精足而神旺,精足神旺者,内部抵抗力强,病自除矣。”也是这个理。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物质世界日益丰富,人的欲望也总是无限升级。西方先哲叔本华就曾指出:“人类所能犯的最大错误就是用健康来换取其他身外之物。”很多人都明白,我们拥有的一切终将归为“0”。健康是幸福生活的基础。而在人的整体素质中,处于基础、核心与归宿地位的心理素质,越来越成为人们身心健康、事业成败、生活幸福的决定因素。所以说,健康自“心”始,幸福亦是自“心”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