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建立自尊开始(1)

你抑郁时,不可避免地认为自己是没有价值的。你越抑郁,你的这种感受就越严重。不过并非你一个人是这样的。阿罗·贝克博士最近所做的一项调查表明,有超过百分之八十的抑郁病人说他们厌恶自己。贝克博士还发现,抑郁病人认为他们缺乏一些他们自己其实评价很高的品质:智力、成就、受欢迎程度、迷人程度、健康、力量。他说,一个抑郁者的感受可以用四个词来形容:被打败、有缺陷、遭遗弃、被剥夺。

几乎所有的消极情绪反应所造成的破坏最终都导致一个结果,那就是缺乏自信。自我形象感觉不好会成为一个放大镜,它会把一些细小的错误或缺陷放大成为一个巨大的个人失败的象征。比如说,法律系一年级学生艾里克在课堂上有一种惊恐感。“老师一叫到我,我就可能手忙脚乱。”尽管艾里克害怕“手忙脚乱”首先是情绪状态的问题,不过通过对话我发现,感觉个人不足仍是导致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

大卫:就算你在课堂上有一点手忙脚乱,为什么这件事会让你这么难过?为什么这件事这么悲惨?

艾里克:因为我会闹笑话。

大卫:就算你闹了笑话,那有什么难过的?

艾里克:因为那样的话每一个人都会瞧不起我。

大卫:就算每一个人都瞧不起你,那又怎么样呢?

艾里克:那我会觉得自己很惨。

大卫:为什么?人们瞧不起你为什么觉得惨?

艾里克:哦,那就意味着我不是一个有价值的人,而且这或许会毁了我的前程。我会得一个坏分数,或许我也就再也不能当律师了。

大卫:假定你确实当不了律师了,或者为了讨论方便起见假定你退学了,那你又有什么值得特别难过的?

艾里克:那意味着我得不到我终生所期望的一些东西。

大卫:那对你意味着什么呢?

艾里克:生活将会变得空虚。那将意味着我是一个失败者,它表明我没有价值。

在这段简短的对话中可以看出,艾里克相信不被人所赞同、犯错或失败都是非常糟糕的事情。他似乎认定,如果老师和同学瞧不起他,其他人也同样会瞧不起他。似乎“拒绝”的字眼马上像标签一样贴到了他的额头上,人人都能看见。他似乎丧失了自尊心,别人的认可与个人的成功也一同失去。他依据别人对他的看法和个人所取得的成就衡量自己。如果他对别人认可的渴望和对个人成就的渴望没有得到满足,艾里克就会觉得自己什么也没有,因为没有真实的东西可以支持他。

假定你认为艾里克对个人成就和他人认可的完美主义冲动是一种自己打击自己的不现实行为,你的看法是正确的。不过在艾里克看来,这种冲动则是既真实又合理的。如果你现在处于抑郁状态,或者你曾经处于抑郁状态,你会发觉对于这种让你看轻自己的想法,你很难认清它的非逻辑性。事实上,或许你也会坚信自己是非常差的,是没有价值的。任何与这种想法相悖的看法听起来都似乎是愚蠢的和不诚实的。

不幸的是,在你处于抑郁状态时,或许不只你一个人相信你是有不足之处的。许多时候,你非常顽固地坚持你的不合时宜的信念,认为你是有缺陷的,你是不好的,以致于你的朋友、家人,乃至于你的治疗医师也都开始接受你的这种观念。多年以来,精神病医师一直对抑郁病人的消极自我评价体系“照单全收”,根本没有检验病人对于他们自己的描述是否真实可靠。这一点有抑郁病的热心观察者西格蒙·弗洛伊德的《悲痛与抑郁》一书为证。该书是正统地利用心理分析方法治疗抑郁症的奠基之作。在这部经典著作里,弗洛伊德说,如果病人说自己没有价值,缺乏成就,或者是道德低下,他肯定是对的。因此,如果治疗医师不同意病人的看法,他将会一无所获。弗洛伊德相信,治疗医师应该同意病人的看法,即相信病人事实上是了无生趣的、不可爱的、卑鄙的、自我中心的、不诚实的。在弗洛伊德看来,这些品质描述了人的真实自我,而治病的过程只不过是为了让真相更加明显而已:

病人向我们表述说他的自我是没有价值的,缺乏成就的,并且是道德低下的;他责备自己,轻视自己,希望人们能够驱逐他并且惩罚他……从科学的角度或治疗学的角度反对病人这样去指控自我同样不得其果。在某种意义(强调我的这一点)上他肯定是对的,他肯定会描述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的确,我们应该马上毫无保留地肯定他的一些陈述。如其所述,他确实了无生趣,缺乏爱和做事的能力……对于我们来说,他同时还印证了对自己的某些其他的责备;因为他比我们其他没有患抑郁症的人眼光要更敏锐。当他极力批评自己,把自己描述成一个可怜的、自我中心的、不诚实的、缺乏独立性的人时,他惟一的目的就是希望掩饰自己天性上的弱点,而事实上我们知道,他这时其实已经足以能够理解自己。不过我们感到奇怪的是,一个足以认识这种真相的人为什么会生病。

——西格蒙·弗洛伊德:《悲痛与抑郁》

对于治疗来说,治疗师如何把握你的不足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对于病人来说你的无价值感是一个关键。问题还相当有哲学味——人天生就是有缺陷的吗?抑郁病人事实上面对的是有关他们自己的终极真理吗?最后,什么才是自尊的真正源泉?在我看来,这些才是你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提示:登陆后自动保存当前读书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