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胜内疚的方法(2)

不适当的“应该”陈述代表了导致内疚的“最后一个常见原因”。非理性的应该陈述暗示你应该是完美的,全知的或全能的。完美的应该陈述包括一些会让你受挫的规则,这些规则会让你产生一些不可能的期望和要求。例如,你会想:“我应该一直快乐。”这条规则的结果就是每当你感到难受时,你都会感到自己失败了。由于任何人想获得永久的快乐都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这条规则是自挫性的,也是不负责任的。

基于你是全知的这一前提的应该陈述假定你知道宇宙中的所有东西,你可以绝对准确地预测未来。比如,你或许会想:“我本来不应该在这一周末去海滩的,因为我得了流感,病倒了。我多傻呀!现在我病了,我得在床上躺上一周。”这样责备自己是不现实的,因为你并不知道到海滨去会让你病得这么厉害。如果你提前知道了这一点,你肯定不会这么做。作为人,你做了一个决定,而你的预感被证明是错误的。

基于你是全能的这一前提的应该陈述假定你和上帝一样是无所不能的,你有能力控制你自己和其他所有人,以达到你的每一目标。你发球失败,退了回来,你声称:“我不应该发球失败的。”为什么你不应该?难道说是你的球技高超,不可能失败吗?

很显然,这三种范畴的应该陈述所产生的都是不合适的内疚,因为它们并不代表明智的道德标准。

除了认知扭曲之外,还有其他几种标准可以帮助你把反常的内疚与健康的懊悔感或遗憾感区别开来。这些标准包括你消极感情的强度,持续性和后果。让我们用这些标准评价一下一位52岁的名叫贾尼丝的结过婚的语法老师所产生的不胜任感。贾尼丝好多年以来就一直严重抑郁。她的问题是,她一直为15岁那年她有两次顺手偷了商店的东西而耿耿于怀,尽管从那以后她一直都小心翼翼地保持着诚实,她还是抹不去那两次事件的记忆。内疚所激起的想法总是让她苦恼:“我是一个贼。我是一个骗子。我不好。我是一个坏家伙。”内疚所带来的苦恼如此巨大,以至于她每天晚上都祈祷上帝,让她在睡梦中死去。每天早上,当她活着醒来时,她都会非常地失望,她对自己说:“我是这么坏的一个人,连上帝都不要我。”在极度沮丧中,她终于拿起了她丈夫的手枪,对准自己的心脏,扣动了扳机。枪没有响,子弹也没有射出来。她没有用好枪,她感到彻底被打败了:她连自己也杀不了,她放下枪,绝望地哭了。

贾尼丝的内疚是不合适的,这不仅仅因为它明显是扭曲的,而且因为她的感受和她对自己所做的一切的强度、持续的时间和结果。她所感受到的东西不能视做是对实际偷盗事件的一种健康的懊悔和遗憾,而应该看做是一种对自尊的不负责任的贬低,这种贬低蒙蔽了她,而且也远远超出了实际的过错。其内疚最终造成了一种可笑的后果——她相信她是一个坏人导致她试图杀掉自己,而自杀又是一件更具破坏性的更无意义的行为。

内疚循环

即便你的内疚是不健康的,而且是基于扭曲思想的,一旦你有了内疚,你就会陷入一种幻象,这种幻象能够使内疚显得很有根据。这种幻象可能非常强大,也非常具有说服力。你的理由是:

1. 我有一种内疚,觉得应该受惩罚。这表明我很坏。

2. 由于我坏,所以我应该承受痛苦。

这样,你的内疚会让你相信你是坏的,并让你进一步产生内疚。这种认知情感链把你的思想和你的感受连结在了一起。你陷入了我称作“内疚循环”的循环系统之中。

情感推理鼓励了这种循环。你下意识地假定由于你有一种内疚,所以你肯定有某些短处,应该受到痛苦。你的理由是“我觉得自己坏,所以我肯定是坏的”。这是不理智的,因为你的讨厌自己的想法并不必然表明你确实做了坏事。你的内疚只表明你相信你做了坏事。实际情况或许是这样的,但是经常却也并不是这样的。比如,有些孩子经常由于父母疲劳发火或误解了他们的行为而受到了不合适的惩罚。在这种情况下,可怜的孩子所产生的内疚显然并不表明他们做了什么错事。

你的自我惩罚行为模式强化了这种内疚循环。引起内疚的想*导致无效的行为。而这些行为又强化了你的信念,让你认为自己是坏的。比如,有一位有内疚倾向的神经科医师正全力以赴准备其医药资格考试。她准备起考试来非常吃力,所以就有一种内疚,觉得她不再能够学习了。所以她每晚都把时间浪费在看电视上,她的大脑里出现了以下这些想法:“我不应该看电视。我应该把时间花在准备考试上。我很懒,我不配做一名医生。我太过自我中心。我应该受到惩罚。”这些想法让她更加内疚。然后她就又推理道:“这种内疚表明我是多么懒惰的一个坏人。”这样,她的自我惩罚的想法和她的内疚就相互强化了。

和其他有内疚倾向的人一样,她有一种看法,认为如果她给予自己足够多的惩罚,她最终就会摆脱内疚,不幸的是,恰恰是其反面才是对的。她的内疚只不过是消耗了她的精力,强化了她的信念,让她认为自己是懒惰的,有欠缺的。这种讨厌自己的想法所导致的唯一行为就是每晚强制自己去打开冰箱“挖出”几块冰淇淋或奶油花生。

(提示:登陆后自动保存当前读书进度)